1958年8月第一輛紅旗樣車試制成功后,由上海來廠支援的陳福貴老師傅自告奮勇請戰,不要設計師設計車身,只要兩輛紅旗樣車底盤和發動機,帶了幾名徒工在無圖紙、無模型的條件下,自己在地上放樣,手工敲制出全部鈑金件。
查看更多 >>解放CA10型載貨車,是以蘇聯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廠出產的吉斯150型載貨車為藍本制造的。
查看更多 >>以饒斌為代表的一汽干部職工銘記共和國領袖的殷切期望,將領袖的期望當作自己的使命。
查看更多 >>1958年第一輛紅旗樣車完成后,一汽決定按正規程序重新設計此車型,前后經過了五輪樣車試制和改進設計之后才最后定型的。
查看更多 >>1959年是共和國建國十周年,首都北京舉行閱兵和群眾游行。
查看更多 >>建國初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各兵種相繼建立,武器裝備也有較大發展,需要大量的越野汽車為其配套。
查看更多 >>1958年6月下旬,傳說北京要搞高級轎車,一汽設計處的設計師們當仁不讓,我們是“第一”,我們一定要造出第一輛高級轎車。
查看更多 >>CA72型紅旗轎車的內部尺寸與同級轎車相比是較寬裕的,因此,有可能在CA72的基礎上加大軸距改成長軸距三排座高級轎車。
查看更多 >>經過前兩輪CA72加長軸距的三排座車型的試制,均不令人滿意,1963年5月又開始第三輪三排座樣車的設計,主要是改變車身的造型,目的是讓CA72造型的笨重感有所改變。
查看更多 >>這是轎車廠第一次放開手腳獨立自主、自行設計、大膽創新的嘗試。
查看更多 >>它是解放牌汽車的改進型,其主要特點是:車頭短,車箱的載重面積增加,載重量增至5噸,滿載行駛時,還可牽引四噸半的掛車;馬力為115—130匹。
查看更多 >>紅旗CA770新型三排座高級轎車第一輛樣車于1965年9月完成,隨即送到北京審查,受到中央領導和一機部、汽車局等各方面的充分肯定。
查看更多 >>為擴大紅旗轎車產品的使用范圍,轎車廠在1967年開發了紅旗CA770系列的雙排座車型—CA771型高級轎車。
查看更多 >>整車全長減少400mm,軸距縮短300mm。
查看更多 >>經彭真、鄧小平和周總理圈閱同意后,由中警局、一機部、化工部、兵器部等單位緊急成立了專案領導小組,一汽轎車廠也成立了772專案小組,承擔制作保險車的光榮任務。
查看更多 >>l970年,轎車廠試制了以CA770車型為基礎的檢閱車,它和CA72檢閱車型式相同,均為無頂蓋的車身,后座外露,也采用了后靠背可以翻轉升起而形成高位檢閱小座,中隔墻有高扶手供檢閱人手扶。
查看更多 >>9月份科技部在轎車、設備修造、鑄造、鍛造、座墊彈簧、熱處理、工具、車身等兄弟單位支持下,奮戰了17個晝夜,于9月28日完成了兩臺小型越野車的試制任務。
查看更多 >>而這種救護車不宜使用標準的救護車型,否則在行進車隊中會顯得與歡迎場景不相協調。
查看更多 >>轎車廠崔洪松副廠長帶隊與設計科長呂彥斌和工程師陳清萍趕赴中南海接受任務。
查看更多 >>為適應國家發展鋼鐵工業的需要,一機部決定由一汽負責開發制造大型礦用自卸車。
查看更多 >>5升、250馬力,壓低進氣管高度以適應整車布置要求;空氣濾清器預熱,曲軸箱通風,排氣、消音方面作了改進,提高散熱效率,節省功率消耗;采用三前進檔液力自動變速箱,提高低速動力性;前后輪采用獨立懸掛,采用子午線輪胎以抗側傾效果;采用動力轉向,輕便而安全;采用盤式剎車,提高制動效率;車身側窗改為弧形玻璃,降低了風阻;暖風、冷風內流、外流任意選擇,提高舒適性。
查看更多 >>八十年代,紅旗轎車停產以后,為了避開與“長官意志”直接碰車,探索紅旗轎車的出路,轎車廠提出兩條措施:(1)選裝進口件,提高紅旗車性能,造出新樣車送北京,擴大紅旗影響;(2)把紅旗車轉移到深圳生產,擋住進口,爭取出口創匯。
查看更多 >>經過1981年初到全國四省市進行的調查,在考慮使用道路、城市交通等條件后開始了設計工作,如車速不能太高、降低油耗、減小發動機排量、提高升功率、盡量縮小外廓尺寸、減輕自重、改進流線形以提高經濟性等,并要創造我國汽車的獨特風格的造型。
查看更多 >>1980年6月,轎車廠以CA770為基礎,全部利用CA770的車身與底盤,將后行李箱與后頂蓋部分加以補充,成為室內空間十分寬裕的救護車——CA770W。
查看更多 >>1984年,在紅旗轎車停產三年之后,中南海警衛局向一汽提出:要兩臺紅旗牌特種檢閱車,建國35周年為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同志檢閱三軍乘用。
查看更多 >>1980年5月,轎車廠利用CA770的車身復蓋件加以改制,裝在CA770的縮短底盤上(軸距縮短650mm),成為外形與CA770完全不同的兩排座轎車。
查看更多 >>CA630設計采用一些紅旗轎車的結構,車身為承載式,全金屬骨架;座椅采用高級面料,單獨分離式可調靠背;頂棚兩側各有一排手動球形冷風出口,風口角度可隨意撥動;發動機是在紅旗轎車V8型發動機基礎上,調整為4。
查看更多 >>改革開放初期,為了突破產品單一、產品老化和滯銷的局面,一汽開發出解放CA141型5噸載貨汽車。
查看更多 >>為使高檔公務車國產化,節省外匯資源,成為大型轎車項目上馬的先導工程,1988年5月17日,中國一汽與德國大眾汽車簽署了奧迪轎車的技術轉讓協議,中國一汽以許可證方式開始組裝、生產奧迪100,這是中國汽車工業史上第一個標準的中高級車技術轉讓合同,是“市場換技術政策”最早的嘗試之一。
查看更多 >>由于原樣車日產280C屬于中級轎車,即使內部陳設改變而整車的布置、性能均達不到高級轎車的標準。
查看更多 >>1991年捷達A2作為一汽與德國大眾集團合作的結晶,在長春投產下線。
查看更多 >>1995年5月,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第三代解放CA150PL2(CA1120PK2L2)6t平頭柴油載貨車全面推向市場,標志著一汽40多年只生產長頭卡車的歷史結束,開創了一汽商用卡車長、平頭兩大系列并舉的新格局,同時徹底實現了解放卡車的柴油化。
查看更多 >>1996年,專門為中國市場開發的奧迪200系列高檔轎車在—汽-大眾公司批量下線正式投放國內市場。
查看更多 >>6升單點電子燃油噴射式發動機和5擋變速箱,采用動力轉向、中央門鎖、電動窗,具有漂亮的流線型車身,是德國大眾1994年剛投放市場的普及型家用轎車。
查看更多 >>此車型即紅旗豪華旗艦高級轎車。
查看更多 >>從此,解放卡車進入了準重型行列,產品結構逐步向重型化發展,形成了中型、重型、輕型產品全面發展的格局。
查看更多 >>它是第一款全球同步生產的國產高檔轎車,并專為中國市場加長了 90 亳米。
查看更多 >>該車在開發過程中全部運用CAD/CAM世界頂尖技術。
查看更多 >>CA142新型載重車,在繼續保持CA141車成為國優產品的基礎上,采用了9項高水平的改進,明顯提高了燃油經濟性和超載能力,平均故障里程超過國優標準。
查看更多 >>開始試裝時,曾匹配過日本尼桑 VG30S化油器式發動機,而后通過市場調研及分析,正式匹配了日本尼桑 VG20閉環電控多點燃油噴射式汽油發動機。
查看更多 >>2005年4月,國內首款高頂多功能轎車——開迪上市。 開迪是由一汽-大眾公司生產的中國首款高頂多功能轎車,外形時尚、流暢、簡潔,集最新科技、卓越功能、高等級的安全標準等于一身。開迪擁有德國轎車的純正血統,是2004年2月剛剛在德國本土投放的最新產品,突破了傳統的MPV概念,引入了載人搭物雙重功能,充分體現了更多的人性關懷,實現了生活中全方位的多功能,把多功能車的標準又提升到“全能”的高度。 作為一...
查看更多 >>幸福使者是由日本大發公司引入的MOVE品牌轎車為原型,經中國第一汽車集團轎車汽研所優化整合開發出的新一代微型MPV多功能轎車,它采用了大發公司微型多功能轎車最新技術,其底盤及整車全部采用轎車平臺,質量水平突出設計保障原理,是近年來風靡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最有影響的車型之一。
查看更多 >>現在,高爾夫幾乎成為兩廂轎車的代名詞,在德國,幾乎每個家庭都會購買一輛高爾夫轎車。
查看更多 >>多年來,一汽-大眾始終保持與世界先進汽車制造技術和高效管理理念同步發展,已經成長為既具備德國汽車工業同步質量標準,又具有符合中國國情的轎車零部件配套體系和銷售服務網絡體系的現代化企業。
查看更多 >>